改变一次 ● 美丽一生
微信关注 官方微博 手机版
0577-81178117
门诊时间(无假日医院) 8:00 - 21:00
所有服务项目
首页 > 皮肤美容 > 痤疮 > 正文
玫瑰痤疮的症状表现
时间:2010-11-17 22:34:00 
温馨提示:通过网络预约可享受优先就诊等贵宾待遇。如需预约或预约可以通过右侧的医生在线进行预约
        玫瑰痤疮也叫酒糟鼻,主要是鼻外的慢性皮肤损害,损害呈对称分布,见于鼻部,两颊,眉间,颏部,鼻尖及鼻翼发生痤疮、皮肤充血、表面不平,似酒渣附着故得其名。本病多见于中年人,其中男性患者较多,病情也较重。而如何去除这个红彤彤的鼻子,也令很多酒糟鼻患者苦苦寻觅。
  临床表现初时可见暂时性、阵发性局部弥漫潮红,继之成为持续性潮红,这时称为“红斑期”;病情进展,毛细血管扩张明显,呈树枝状或蛛网状,瘙痒,出现较大面积的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、脓疱,这时称为“毛细血管扩张期”,又称“丘疹脓疱期”;病情严重,经久不愈者,鼻部组织肥厚,或呈结节增生如瘤状,这时称为“鼻赘期”,此时皮肤呈暗紫红色,能见到扩大的毛孔口,油垢污物很多。烟、酒、辛辣厚味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、内分泌失调、慢性炎症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激动等,均可诱发或加剧本病,有的还可并发结膜炎、角膜炎、睑缘炎、甚至角膜溃疡等,使视力退化。
  “大红鼻子高高挂” 心理打击不可忽视
  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病,不仅中国,世界各地也非常常见,据统计约有140万美国人患有此病,但大多数人对其所知甚少。事实上,由于越来越多的儿童进入了易感年龄,酒糟鼻也越来越常见。
  美国人专门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,78%的美国人对此症并不熟悉,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识别和处理它。 酒糟鼻患者通常面部较红,有痤疮样的表现,如果不治疗会给患者造成心理,社会和求职方面的困扰。 根据国家酒糟鼻社会的一项调查结果,近70%的患者承认此症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降低,41%的患者因此而回避公众场合或取消社交娱乐活动。在症状严重的患者中,有近70%的人在与他人的工作合作上受到影响,有近30%的人甚至因此病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工作。
  医学美容治疗
  对于轻中度的酒糟鼻治疗,可以内服抗生素、外搽药品治疗,微血管增生可用净白光、脉冲光及染料激光改善;轻微鼻部变形及鼻部肌肤粗糙可用激光磨皮术治疗;对于重度酒糟鼻患者,鼻子变形严重可直接作切除部分皮肤的手术治疗。
  酒渣鼻切割手术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后,局部浸润麻醉,根据鼻部的大小、形态选用3峰或5峰刀,然后以适当的力度和速度,在患处纵横交错反复切割,使皮肤表面呈毛状,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,并敷以凡士林纱布,包扎即可。术后7~10天凡士林纱布自行脱落,创面结痂治好。
  鼻部如有脓疱者,应先服用抗菌素,待脓疱消退后再予手术。酒渣鼻切割手术后亦可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一般酒渣鼻切割手术后需3个月才可渐渐恢复正常。若第一次手术患者不满意,待创面愈合后间隔3个月,再行第二次手术。
  日常保养改善
  酒糟鼻的日常保养手续以简化程序为大原则。用偏冷的水洗脸后,去角质、蒸脸和按摩等步骤就可省略。保养品选择和敏感肌肤一样的低敏感、无香料的产品是重点,含左旋维他命C成分的保养品可提高肌肤防御力;而生长因子成分的产品,则能帮助肌肤恢复健康状态;想要镇定修护肌肤,含燕麦成分的保养品,是不错的选择。
  生活作息调整
  酒糟鼻肌肤最怕过热的环境,但凡泡温泉、蒸气浴及热瑜伽等,都该尽量避免。饮食上,辛辣的食物和酒类,都会刺激肌肤并提高体温,可别因为贪嘴、贪杯而加速酒糟鼻恶化。当然,正常的生活作息,绝对是肌肤保养不能遗忘的重点。
  同时,必须注意饮食清淡,多吃水果蔬菜,禁食刺激性食物及饮料,矫正便秘;尽量减少日晒,戴有宽沿的帽子,使用至少含有15太阳保护因子的遮光剂;该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,还要使用无皂清洁剂,避免使用收敛剂和磨蚀剂。
  而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找出过敏源,连续做2周的酒糟鼻诱发物日记,记下可能促使玫瑰痤疮发作或加重的原因,以便以后确定和避免接触这些诱发物。
扫一扫,在线医生随时为您提供健康服务
Sweep the online doctors ready to provide you health care

扫一扫

微信号:dfzx120

即可掌上预约

推荐专题 / Recommend Share更多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
在线预约/ Online booking

特邀医生/ Experts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整形美容
皮肤美容
 
扫一扫
微信号:dfzx120
微整形
私密整形
 
联系我们: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车站大道79号 预约电话:0577-81178117
版权所有 温州百佳东方妇产医院 | 整形美容 浙ICP备13028340号 (温)医广【2018】第08-29-01号

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196号